画展信息|“易象—南北写生对话展”水墨雕塑散记

64018218172931346691618

北京
展览时间:10月15日 ~ 10月30日
开幕式:10月15日 15:00
研讨会:10月15日 15:30
展览地点:正观美术馆(北京 西城区 南新华街25号 一得阁3层)

南京
展览时间:11月15日 ~ 11月30日
展览地点:芥墨艺术馆(南京市 玄武区 中央路302号 创意中央科技文化园)

主办方:南京芥墨艺术馆、北京正观美术馆
出品人:鲁文、孙志中
展览总监:葛高路、张春滟
南方参展画家:周京新、刘懿、束新水、秦修平、徐钢、房汉陆、梁雨、单鼎凯
北方参展画家:刘进安、徐加存、张明弘、赵飞、屠鸿辉、姜浩、郝世明、阎盈汐

水墨雕塑散记

文/周京新

64026402305362043538

笔墨语言一旦形成了与自然生态链一般的笔墨生态链,就可以做到什么都能画,画什么都入画,怎么画都有画。“师造化”的目的正在于此。(2011-10-6)

几乎不为人知的“安淮禅寺”,没有任何特别之处。我踏上寺院正北最高处“凤凰亭”,立直了环顾四下,略有了一些俯视的感觉,之与我,已经足以缓解学生们抱怨眼前景致太“平”的难处。我将学生们用素描架端着的册页转向东面,瞄准了两棵长得像南瓜籽似的小松树随即开笔,心里已经盘算好了,要由东而西一幅一幅画过去,来一个“安淮禅寺”系列全景。怪怪,我的第一次水墨对景写生就这样开始了!(2011-10-20)

半天画下来,观画不误斗嘴工的学生们发现了此番写生的几个特色:一是周老师选景标准相当低,看上去没什么画头的地方坐下来就画,还画得层次丰富;二是尽管所用册页的相当“熟”(几乎不吃水,其紧密质地足可以改制成水瓢用),我依然画得有滋有味、笔墨淋漓;三是直至画完收工,所用笔洗里面的水几乎不染,清澈得还“可以喝”。他们哪里晓得,我何尝不是用心倾力,之所以安于现状,是有意要借助这样的不利因素,开发自己动脑筋,找活路,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的潜能。在传统经典里,法度森严的水墨写意从来不乏灵变的活性,虽然像法常、梁楷、青藤、八大这样的大师史间了了,却足以说明水墨写意的高妙之处正在于经典其实是可以破解的,经典也需要被不断破解,不断出新,其价值与意义亦在于此。然而破解经典绝非易事,手里有不易,心里有更难,手里心里通通有则难上加难。只有那些碌碌平庸之辈才会对纸质的生熟,实景的平白……这样的小问题、小麻烦计较纠结呢。(2011-10-21)

e
周京新《沧浪亭写生 》 58x86cm 纸本水墨 2014年

d
周京新 《虎丘写生 》 58 x86cm 纸本水墨 2014年

实景写生与闭门创作的状态完全不同,前者更多的是要清理取舍眼前的东西,后者则更多的是要经营把握心里的东西,前者如交新友,后者似会故人。(2011-10-22)

“慢城”到了,路上依然是熙熙攘攘、车流滚滚,似与“慢城”之名不甚相符,直待七拐八绕地开进丘陵地带,举目可见农舍耕田了,才觉出些“慢”的滋味,车少了,人也少,只是与“城”没有什么关系,这样的“慢”大概所有的城郊以外都有,而且,一定还有许许多多的“很慢”、“狂慢”、“超慢”……举不胜举,根本轮不到此城藉“慢”扬名。这令我想起当今画坛的种种称“王”、称“绝”、称“第一”,其实都是不知深浅、不识好歹所至,只能算些混淆视听,欺世盗名的东西,不足论。今天,我选定的落脚点在一片梨园中间,密布的梨林之外有山、有林、有堤、有水、有舟、有田、还有一户人家。一开笔,我就将眼前的梨园“伐”去大半,只留三二棵于画面右边,为梨林之外的景致留出露脸的地儿。起初,我也拿不准这样画法得失如何,待将梨林之外尤令我神往的山林、堤水、舟田和一户人家一一写出,才觉出“伐”梨园之举是得大于失的,疏密对比之怡由此彰显。得与失一向是相伴而行的,得而无序是为失者,失而有益实则为得。(2011-11-4)

这二日写生感觉越发好起来,立意应眼,落笔凝神,大拨小啄,皆呈写性,开合收放,随性有度,无往不至。每日上下午各一幅,画意源源不竭,兴趣浓浓不减,往往日落天暗而不觉,或掌起手电照射,以续依依余兴。直面实景写生实在妙不可言,实而虚之,虚而实之,有可生无,无可生有……得天地自然造化之理法,乃得笔墨千变万化之写意,笔下虽与自然去之遥遥,亦可尽显自然之序也。务实求真而入写意境界,是为两难之道,通了到了,自然而然。(2011-11-6)

c
周京新 《耦园写生 》 58 x86cm 纸本水墨 2014年

b
周京新 《耦园写生 》 58 x86cm 纸本水墨 2014年

中国绘画历史其实就是由各历史阶段产生的少数几个大师及其经典作品构成的。一个经典确立之后,会有一批承袭者跟着效法,经典在被推广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地被异化。此后,又会有一些勇于创造的大师出现,他们不甘承袭效法前人,另辟蹊径去创建新的经典。中国绘画历史应该准确地体现中国画的经典性,经典历史是火车头的历史,不是众多火车车箱的历史,让大家更全面、更准确地了解火车头,比让大家晓得众多火车车箱要有价值得多。由此我想,若能有一部薄薄的、只汇集那些创造历史的精英的《中国绘画经典史》就好了!(2012-12-12)

牡丹花好看,大红大绿地的色相,娇艳富贵的形象,放在那儿都出色招眼。然而牡丹花朵娇繁,枝叶零碎,一旦花开满枝就显得头重脚轻,天生的红颜薄命造型,画时若以“精准”与它计较,势必被它带进零零碎碎、头重脚轻、娇腻艳俗的“陷阱”里面去。故此,以水墨写意为之再好不过了:舍零碎,修身型,去艳俗……那是老天对红颜薄命的慈悲与超度。(2012-1-28)

27日夜匆匆赶去武昌,为了次日早晨送送朱振庚,这是我从未经历过的最伤感的旅程。他走得太突然,把我们这些朋友闪得不轻,前些天我们还通电话约去徐州参加活动。他一贯这么简单,像他画画似地,毫不犹豫地按照自己的感觉来,随性而发,没得商量。他是一个真正的画家,一个当今画坛少有的、有真本领的画家。他的画笔千变万化,无所不及,古的、今的、土的、洋的、墨的、彩的、线的、面的、收的、放的……样样都过硬,都拿得出手,无论怎样画,画什么,他都能在准确定位方法的同时,把自己的情感放在第一位,直抒胸襟。记得1985年暑假我去看他,他拿出新创作的连环画《装别天涯》稿给我看,完全是纯正精到的明暗写实画法,棒极了,没想到他除了诸多趣味夸张写意表现之外还有这么一手,我着实被吓了一跳。他当时邀我给《装别天涯》画封面,我回家憋了几稿还是没画出来,劝他自己画算了,就因为他的明暗写实画法太狠,我跟不上。86年我去北京修改《中国古代体育》邮票稿,曾向邮票设计总公司推荐朱振庚,数年后见到他画的《爱国民主人士》邮票,顿时眼睛一亮,画得好!他还是一个刚直率真的人,不会阿谀奉承,不会拐弯抹角,不会圆滑自保。对人了有意见,他一定会直说出来,心里藏不住;见到画的好的,他一定会大加赞叹,比那个本人还开心。朱振庚去也,这世上少了一个原本很稀少的真正的画家,也少了一个已经越来越稀少的刚直率真的好人。(2012-2-29)

海南之行匆匆,收获却不小。3月28日在海南博物馆举办的“金陵风骨,其命惟新——2012江苏省国画院书画精品交流展”效果好得出乎意料,三亚写生虽然属走马观花式,也是非常愉快的。我喜欢茂盛丰满的热带植物,野菠萝岛、霸王岭见到的各种“野生”植物,超乎人的想象,尽显原始般的怪异;亚龙湾、西岛见到的各种“家养”植物,虽然清爽优雅了许多,倒也不失茂盛丰满的野趣。毕竟都是地里长出来的东西,还是自然的。这些千奇百态的热带植物又一次给了我一个极为简单的提示,那就是:实实在在的自然界已然有如此豪放的想象力,何况我们这些号称搞艺术的人呢!(2012-4-3)

传统中国画经典的真谛快要失传了,低俗的东西横行于世,只要与厚颜无耻捆绑一下,再怎么低俗、拙劣的东西也能捞着些名利……我们这个时代只对低俗的东西“喜闻乐见”么?我应该原谅这个时代还是干脆对这个时代失望而独善其身?(2012-4-16)

a
周京新 《耦园写生 》 58 x86cm 纸本水墨 2014年

1
周京新 《耦园写生 》 58 x86cm 纸本水墨 2014年

在连云港云台山、扬州何园写生的感觉很好,只是时间太短,不过瘾。不修边幅的云台野趣自然,咬文嚼字的何园雅逸清儒,它们整体外相完全不同,却都是很能入画的。画云台山时,我总要在乱石茂林间频频舍取,理出层次章法;画何园时,我得以从回廊假山处集合写势,构成畅意笔墨。心里有了笔墨章法,眼里看到的乱也罢,平也罢,有也罢,无也罢,都具备了可以有凭有据地添油加醋,无中生有,任意取舍,随性发挥的机缘。写生的感觉真好,好就好在眼里、手里、心里都是有凭有据的,绘画表现的动机和动力都是明明白白、自然而然的。(2012-5-6)

我教学的标准就是要向极少数大师看齐,我一贯认为,低于这个标准的标准就是低劣的,以它来要求学生就是误人子弟。我相信,学生们即便是只达到了向极少数大师看齐标准的二三成,也远远强于低劣标准十成的水平。(2012-5-9)

写意不光要有完整的大格局、大气象,也一定要有能够与大格局、大气象融通的小格局、小气象,也就是笔墨的点点滴滴之中都要呈显神完气足的意趣与写性,要与传统经典法度学理神通,与天地自然造化精神拟合,使笔墨造型凝结语言元素,使感悟积累直抒个性真情。这些小格局、小气象其实并不小,当它们融汇通透了,就能粗类旁通,就可以灵动变化,继而可以持续展进提升,路越走越宽。少了他们中的一样,大格局、大气象就是残缺不全的,路就走不高、走不宽、走不远。(2012-5-13)

2
周京新 《环秀山庄写生 》 58 x86cm 纸本水墨 2014年

3
周京新 《环秀山庄写生 》 58 x86cm 纸本水墨 2014年

当代中国画审美价值标准常常是被通俗化的,有许多受市场追捧的“画”,就是通俗内容与通俗形式组合起来的东西,通俗的创作品位,迎合了通俗的审美要求,也因为与中国画经典高品位审美价值标准相去甚远,所以没有多少学术价值。还有一些“画”,内容是时下最时髦最流行的,形式语言也是时下最时髦最流行的,但全不是自己研究出来的东西,全都是从各处“进口”来的,“创作”这样的“画”不需要动太多脑经,只要做到将“进口”东西挑挑拣拣再组装起来就行了,这样搞“进口组装”拼拼凑凑的“创作”,同样没有学术价值。

当代性并不只是题材的问题,它更多体现在绘画语言本身。他总结“水墨的当代性”应该具备三个艺术特质:首先,当代的水墨艺术一定应该具有独特创造性,从中国绘画史的角度看,有创建性与一味承袭是有本质区别的,绘画语言有创建性就是有贡献,而一味承袭仅仅是随波逐流。其次,笔墨必须有“实在的落脚点”,无论表现哪类题材,笔墨都必须与造型融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第三,绘画语言应该符合中国画传统经典学理,必须有“实在的道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没有发展意义的,更不会有历史价值。总之“水墨的当代性”必须是新的、好的、独特的,在当代水墨语言创建上,只有做到了又新、又好、又独特,才有可能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经典,在历史上留下印记。(2012-5-14)

昨晚一直在考虑如何调整今日写生的感觉,一早起来看天,果然细雨蒙蒙的,扫兴!早餐后开车出来不甘乱转悠,临时决定去那个据说收藏历代佛像、古代雕刻、皇宫家具、龙椅龙榻……不得了的、大名鼎鼎的“周园”。进门前远远地向园内瞄了一眼,果然石雕佛像林立,游人如织,周末门票8折还要120元,蛮牛的!进了园子一转,我们才恍然大“误”,历代佛像、古代雕刻、皇宫家具、龙椅龙榻原来都是很“现代”的呀,超级扫兴怪怪咙哩咚!(2012-5-19)

我崇尚艺术风格的独特性,崇尚水墨写意的纯正性,崇尚技术语言的经典性,崇尚精神表现的本真性。(2012-6-5)
4
周京新 《环秀山庄写生 》 58 x86cm 纸本水墨 2014年

5
周京新 《南园写生 》 58 x86cm 纸本水墨 2014年

艺术表现的“共性”应该是指具有比较广泛适应性的某种艺术表现规律与原理,而不是指艺术表现形式本身,因为后者的生命力及存在价值应该是“个性”化的,如果艺术表现形式具有了某种“共性”特征,它所呈显的实际上就是因袭和雷同,这样的“共性”越多,艺术表现的生命力就越趋于衰落,其存在的价值也就越微不足道。(2012-6-20)

绘画技术语言达到了前无古人、自成体系的境界才有可能成为经典,经典语言中必定会蕴含人文思想和文化精神。绘画技术处于粗制滥造、东拼西凑阶段必定与经典无缘,更不可能产生有价值的思想和精神。(2012-7-9)
6
7

我一向厌恶鸿门宴式的“笔会”,我鄙视那种巧取豪夺与炮制垃圾一唱一和的勾当,原本应该干干净净的艺术创作被它搅得污七八糟,经常“被鸿门”的画家们一定会付出巨大的代价,那就是让自己原本应该干干净净的创作状态失去纯真与尊严。(2012-7-29)

在我眼里,所谓“市场”应该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东西,冷热高低随它去,勿需操心,否则会弄歪了我的心境,搅乱了我的状态,搞残了我的画笔,那太不上算了。在纷乱的“市场”面前,我有一个最强大的“定海神针”,那就是在乎艺术不在乎钱。所以,一旦遇到“市场”要将它那些庸俗的好恶与要求强加于我的时候,我的态度一向是明确坚定的:不理睬,不妥协,不动摇,只管走自己的路!(2012-8-4)

以傅抱石先生为首的新金陵画派前辈们将生活命题与传统经典巧妙结合,战胜了那些企图指挥艺术的东西,构建起了新的时代经典,做了不可替代的历史贡献。这样的智慧值得借鉴,却是不可复制的。因为眼下,传统经典尚需准确认识,生活命题应当与时俱进,而那些企图指挥艺术的东西,唯有从心底里蔑视并铲除了。傅抱石先生“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的艺术主张不仅抓住了传统经典的发展脉搏,与他的艺术创造也是同步的。前辈无愧于传统,我当无愧于前辈。(2012-8-13)

“耳听是虚,眼见为实”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尤其适用于信息爆炸的当下。其实,颠倒黑白的误读、误导进而误事由来已久,那些五花八门的想法,捕风捉影的传闻,无限放大的宣传,以讹传讹的论断总是有广大市场,原因就是多数人没有辨别能力,多数人容易轻信讹传。因此,“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会被误读为“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一字之差惹了多少麻烦,坏了多少事情!

作为中国画艺术关键词的“笔墨”、“写意”、“畅神”、“逸品”等等何尝不是在被误读和被误导中“发展”?历史上那些屈指可数的大师们最大的贡献就是以正视听。(2012-8-20)

8

9

我对所有模仿别人的东西都不感兴趣,对所有具独创性的东西都另眼相看。我认为艺术创作的底线应该是具有独创性,模仿别人就不能算创作。(2012-8-22)

读八大山人《秋花危石图》,感其写意笔墨神象通灵,宛若玉带游走,断续递意,折转从容,绞展分布,骨肉伏动,参差虚实,法度锺涵。锋间墨质似琉光映透,润渴交叠,润则泥尾鞭滩,根根透肉;渴则污爪刨墙,招招刮骨。形由笔造,笔为形生,物形脱胎为笔型,笔型造物而意写,自然造化之外得山人之神通造化,大形大象,天外开天。若等峰巅绝境,云云俗眼难窥其万一矣。(2012-8-23)

我一直坚信艺术需要个性,并一直以个性表现作为自己的艺术目标。我认为那些所谓“体制内”、“体制外”、“主流”、“非主流”之间的种种纠葛,都只是在争做“宠物”而已,与有独立品格的个性艺术相比,所有已然“入流”和追求“入流”的,已然得宠和期待得宠的,其实都是些权钱诱惑之下的谋生伎俩,都与艺术无关。(2012-9-3)

墨要呼吸,水是墨的空气。(2012-9-6)

新疆是个写生的好地方,她的壮阔令我心升腾,她的空净令我心淡定,她的沧桑令我心悲楚,她的多姿令我心荡涤。(2012-10-1)

10
11
胸中养成自家法度,笔墨必现于出手之间,一两笔形得气象,三五笔呈展格局。笔墨之气象当意动神凝,灵而不散;笔墨之格局须明拙暗巧,通而不泄。此大家之道也。(2012-10-3)

“画”可以是叙述的,但只有以体现本源本体本质本色之不可替代价值的方式叙述,“绘画”才有意义,相关的叙述才有意义。模拟原形、堆砌材料、记录情节、简单图例……等等样式的叙述都是“亚绘画”的东西,即便冠之以多么玄妙华美的注释,都是牵强多余的。“画”里最应该有的就是“画”本身,“画”里最应该凸显的品质应该是“画”本身需要的品质。(2012-10-5)

老莲之法雅异清古,逸神妙能集于笔下。大师必以自然通透而得不朽!(2012-10-13)

12

13

14

昨日专程去合肥拜访“亚明艺术馆”,参观了亚老欧亚风情写生作品展,颇有获益。亚老是一位才情横溢的大家,其笔下写性舒朗,挥线肆意,格调清高,兀显于左右前后者。亚老是一位真正专家型、实干型的美术官员,为中国画的发展,为“新金陵画派”的确立,尤其是为江苏省国画院的建设倾注了极大的心血,贡献突出,历史必将铭鉴。亚老还是一位性情开朗、幽默动人的前辈,记得与他一同参加七届全国美展江苏作品评选,亚老笑话不断,妙语连珠,引得众评委频频发笑。休息时他坐在硬板凳上歪过脸来唤我:“过来”,我向前问道:“亚老有事”?他将脖项斜伸至我面前说:“掐掐”!我疑惑地用手在亚老的脖项上揉捏起来,亚老不满意道:“用劲呀”……接着又叫道“轻点轻点”……(2012-10-17)

当“文化”蜕变成了一股低劣庸俗的潮流、一个唯利是图的交易场、一种欺世盗名的忽悠骗局……我宁愿远离“文化”。(2012-10-22)

前几日,同事L拿来一幅家藏黄宾虹先生拟关仝笔意山水轴邀我题跋,诚惶诚恐诚急切展之拜读,但觉苍风扑面,逸气森森。画幅纵约36厘米,横约27厘米。前景斜出山岗,左右起伏。乱石磊磊,野村落落,一派深秋气象。后有高崖凸起,飞流断续。树影萧瑟,点点生风。叠岩裸举,虎骨熊形。锋秃墨韵滋溢,笔老法骨神清,全然宾虹老先生自家法度也。(2012-10-31)

应约参加一个为纪念南京艺术学院建院100周年而办的校友画展,主办方特意以“艺术叛徒”作为展览标题,并要求每位参展画家就自己对“艺术叛徒”的看法写一句话。我写到:离经叛道容易,开天辟地很难。(2012-11-1)

创作中我从来不搞批量生产,我不喜欢那种连续地、大量地、像流水线机器制造似的感觉。水墨写意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特殊,毛笔生宣的负荷有限,不宜反复纠缠,表现方法讲究厚积薄发,往往一挥而就,精彩多在瞬间。如此“便捷”的制作条件,极易养成油滑轻浮的习气,由此许许多多油滑轻浮的套路横行于世,它们所展示的实际上是一种貌似中国画水墨写意的山寨水货,一直是我坚决引以为戒的东西。(2012-11-3)

15

16

在我心里,最值得珍惜的东西是属于我自己的、干干净净的艺术状态,这样的状态令我自觉、自立、自重、自强,我一直在竭力保护这样的状态不受污染侵蚀,与之相比,那些与名利仕途有关的所谓“机会”都是微不足道的,都可以放弃。(2012-11-4)

因为“历史”是人写的,所以难免有误差,百分之百的史实都会随着时光消逝而消逝,我们回眸审视的“历史”往往只是传说而已,因此,总结“历史”经验不必拘泥,探索“历史”奥秘不妨怀疑。(2012-11-7)

我从来不用什么“特殊材料”,我只用普通的笔、普通的墨、普通的纸、普通的水和普通的中国画颜料。当我普通的砚台里墨用完了的时候,想偷懒时就抓过墨瓶再倒些进去,兴趣来了就用普通的墨块磨一些……我习惯让新墨与宿墨随意交融,好似任春夏秋冬自然去来一般。我喜欢普普通通的工具材料,因为它们普普通通,才具有无限的变幻魔力,只要你用心对待它们。(2012-11-19)

17

18

19

自丹青建制,绘事法成,守型比比,据线多多,传吴效李而已。夫狭线框形,墨彩充实,苟且肖似,古今固技是也。岂知晋唐书写,汉锋济济,星光闪烁,众目未及。吾自开线阔写,笔生横象,墨法淋漓,透骨通形是也。笔墨写意得自然之道,始鉴端倪耳。(2012-11-26)

货郎风席卷,乌纱气横行,当代中国画之江湖洪流滚滚,势不可转矣。我之作为,不为诱饵所动,不与庸俗为伍,善其身而济天下。(2012-12-16)

画家都想搞展览,不过现在搞展览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儿,邀请“官众”是首要难题:“官众”小了没有亮点,“官众”大了难保都到,“官众”少了没有面子,“官众”多了安排不好。然而,只要“官众”又大又多,展览就算“成功”了。离不开“官众”的展览和画家们呀……真可怜!(2013-1-3)

对于画来说,“观念”的确非常有价值,但是我决不相信,粗糙低级的杂耍中能生长出了不起的“观念”来。(2013-1-6)

“意到笔不到”者,有形无迹,无中生有,虚中孕实,无为而为是也,乃笔墨古风逸格之正道。浮飞躁撇,扭捏轻佻,徒拟笔墨之动势,实风马牛之为矣,虽充斥于世,不值一论。笔意写得形型,乃为入格,格高气正,品位堪鉴。画之为画,由化物形之体格,修物理之肌质,呈物源之生脉,正物象之品型,继而意写物形,骨法自然,笔意不到亦为到也。其尺度道理,既暗既明,既虚既实,既静既动,既华既朴,乃灵变通透之境。到与不到之道,成于心,生于笔,运于意,畅于神。心到者,不到而到,到亦不到,笔墨水纸因而生生乎自然而然也。(2013-1-10)

写意从来不与写实为敌。(2013-1-22)

寄生商场者伤其品位,寄生官场者毁其人格,寄生权场者损其德行。余虽与商场、官场、权场近在咫尺,时有纠缠,但早已立下志向,决不与品位劣俗、人格低下、德行污浊者为伍。处世立身,丹青绘事,皆以品位高致,人格自重,德行持正为旨。善其身以净养笔墨之道,济天下而滋育正气风骨。此志不移!(2013-2-5)

反其道而独行,虽然孤单,往往可贵!(2013-3-16)

20

21

强调造型“精准”者,无非斤斤于搞定物形,刻意描摹求“像”,迎合喜闻乐见之广大趣味而已,之与古之“形似”的品位还差着一大截呢。“形似”是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书写性图型表现模式,是将物形升华至画型境界的、写意语言的核心元素。中国画讲求写意,写意追求艺术地表现,写意表现则需要心境与理法相互融通,灵动变幻,彼此彰显。心境再怎么号称宏远,若理法粗俗,就只能算是无端发泄;理法再怎么自恃高妙,若心境污浊,则难免显得低劣苍白。“形”之所以在乎“似”,那是因为“似”具有适应写意表现的品质,那就是造型生动表现而不拘泥于肖似物形,给生性自由的笔墨语言留出切入融合的空间。从心境理法到笔墨造型,只有彼此融合、通透一体了,才有价值和意义,才无愧于写意这一几千年铸就的中国画艺术经典。(2013-3-30)

画家须勤于养身,善言善为,秉正修德,身正则笔墨气正;画家须善于养心,净觉净悟,雅逸文质,心逸则画格超然。(2013-4-5)

孩童图画天真稚拙,成人切不可茫然模拟。画里追求拙趣,必当怀以真性情,持以适度法,求以得体量,合情合理合法为之,万不可故作无知、无能、无邪状,装傻充嫩,刻意造作,那样实在是糟蹋自己和画里的拙趣,倒落得拙劣无趣了。(2013-4-7)

再大的画家也应该是思维、行为正常的人,画家的个性再怎么特别,再怎么了不起,也应该是展现在画里面,而不是一味张扬在行为举止上面。画家如果不是以画中的个性体现自己的价值,而是以反常、怪异的行为举止招摇过市,实在是是浅薄的表现了。(2013-5-12)

水墨与墨水,笔墨与墨笔是二码事儿,其间的差距往往天上地下,可惜明白的人越来越少,以至稀里糊涂地把玩玩墨水的勾当当做了水墨,将笔蘸墨汁图图画画归为了笔墨,冤枉!(2013-6-5)

写生可以直面实景分析并演绎其造型表现价值,更可以实际修炼笔墨在写实境遇中随机交合而不易写性根本的品质。写实与笔墨从来就不是敌人。(2013-6-6)

22

23

25

自古画格鉴分品级,纵观古今,论定高下,见仁见智而已。“逸神妙能”者,画之骨肉血气,是不可分离也。或求逸失神,或取神舍妙,或因妙废能者,皆为残损之为,不在品次之列。画格呈大象者,须得“逸神妙能”各应其用,同质异量,灵动变换,兼备通融。然“逸神妙能”虽得兼备而缺一“我”字,则与开宗立派无缘,自古如此,后无来者。(2013-6-7)

近树,主则形展,次则平伸。大叶疏而不压其杆,小叶密而不掩其枝,枝杆树叶,主次动静,曲直疏密,依次分明。远树,单则简形,丛则并连,叶杆七三,杆枝八二,杆枝小异,树叶大同。树叶枝杆造型既定,笔墨无忧矣。(2013-6-8)

笔墨神采贵得形势,生生形势须借力于源源笔势,形笔之势,须得彼此交融,互为生势,笔势汇呈形势,形势驱动笔势,若点滴之水汇成江河,涓涓兮浩浩然也。(2013-6-10)

天地具五行,万物皆具五行。五行有种,五行有限;五行无形,五行无限。笔墨之道,沧海一粟而已,五行开化,纵横何极。(2013-7-19)

与喜闻乐见之类的东西相比,突显个性的东西总是孤寂清冷的,因为能够真正做到突显个性和真正欣赏突显个性的总是极少数。然而上天很公正,在让喜闻乐见之类的东西享受荣耀的同时,为它们的命运注刻上了过眼云烟的定签;在让突显个性的东西饱受冷落的同时,总是特别眷顾地把进入历史经典殿堂的门票多留些给它们。所以,坚守个性不仅需要高远淡定的胸襟心志,还需要高洁纯正的经典意识,否则也会无所作为。(2013-9-12)

“红光亮”、“高大全”之类政治脸谱化的造型模式依然在我们的绘画雕塑里肆意横行。李白、杜甫、陶渊明往往就像忧国忧民的地下党同志;陈胜、吴广、李自成往往就像大义凛然的游击队勇士;大禹、周公、秦始皇往往就像高瞻远瞩的师长、政委、指导员;就连刚从母猴子变成原始女人的MM也与刘胡兰、赵一蔓、阿庆嫂等女英雄一般不二了。悲哀!(2013-9-13)

舍得热闹,乃得修心;耐得清冷,方得自在。(2013-9-16)

笔墨当随真我,真我当呈高格,高格当寄心境,心境当持修养,修养当重德行,德行当育仁爱,仁爱当依正大,正大当合天地生生造化。(2013-9-18)

中国画传统经典之技术质量标准的底线的确比较高,却从来没有叫后人循规蹈矩、固步自封。总是抱怨传统限制了自己发挥创造性,并始终不能自拔者,不外乎二种情况:一、根本不知道中国画经典是什么。二、不仅自缚手脚,还自闭脑瓜且浑然不知。与此相反,总是煞有介事地鼓吹保卫传统,却始终只是从事简单复制工作者,也不外乎二种情况:一、在距离底线还有相当路程的地方就开始自我陶醉,并安家落户过起小日子来了。二、对于别人家的东西与自家的东西之间的界限搞不清楚,从不因据人之物为己有而脸红。对于这二类自古有之的情况,中国画传统经典从不回应也从不争辩,在长久地独处清冷而永远自在之余,她或许只是偶尔暗自发发笑罢了。(2013-9-21)

当写生真正成为了自由自在的创作,语言的词汇量与灵动性将呈现出无限的生机!(2013-9-22)

艺术作品里面的精神是无形的东西,也必定是本真的东西,这种东西全靠长久的修养,日积月累,自然而然形成,假装不得,故作不来,更不可能凭事先的刻意谋划就可以如期在作品里出现。因此,轻视或是忽略精神,肯定是不好的,而企图刻意捏造它,则肯定是好不了的。(2013-9-24)

写线贵有活气,如草茫茫, 如枝朗朗,如木苍苍……(2013-11-16)

基本学术标准的缺失,是艺术精神退化堕落的表现。对经典要有敬畏之心,但决不能墨守成规,对创新要能不懈追求,也决不能优劣混淆。追求经典,科学创新才不负经典,不负创新,浅薄与胡来历来都不是中华文化的本色。(2013/11/20)

意质朗朗,写格苍苍。骨象造化,度法天纲。—-题河南巩县石窟拓片(2013-12-20)

6402169876520861738464
64016300736946695109623

关于我们

网 站:www.kanhuazhan.com

看画展公众号:kanhuazhan

投稿信箱:info@kanhuazhan.com

 

 

开始会话